当前位置:

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获评2023年度四川省三八红旗集体

发布时间:

2024/03/12

浏览次数:

939

OB电竞·(中国)电子竞技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以下简称寄防所),现有职工46人,其中女职工29人,占全所总人数的63%,承担全省16种寄生虫病的防治、监测和科研工作。该所打造“团结、创新、奉献”的队伍,在全省寄生虫病防控工作中锤炼初心担当使命,撑起人民健康的保护伞,获得“2023年度四川省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团队还荣获过全国消除疟疾工作先进集体、四川省血吸虫病防治先进集体。

凝心聚力,扎实推进防控工作

该所实现全国首家省级疾控机构血吸虫病诊断参比实验室、疟疾诊断参比实验室、棘球蚴/棘球绦虫病检测参比实验室和土源性与食源性寄生虫病诊断参比实验室等4大类寄生虫病参比实验室全覆盖,为全省寄生虫病防治提供了技术支撑。

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四川省血吸虫病疫情得到显著控制。全省已连续17年无本地感染的急血病例,连续17年未查见感染性钉螺,连续12年无本地感染的病人和病畜。截至2023年底,63个流行县(市、区)全部达到消除标准,成为全国7个血吸虫病重流行省份中首个实现县级全消除的省。

疟疾曾是四川省最常见的虫媒传染病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川省持续开展大规模防治,取得了优异成绩。上世纪60年代消除恶性疟,2010年开始没有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截至2017年底,19个流行市(州)和151个流行县(市、区)全部通过了消除疟疾考核评估。20227月,寄防所被评为全国消除疟疾工作先进集体。实现消除疟疾目标后,为巩固消除疟疾成果,四川省继续开展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工作。

四川省包虫病的流行和危害都极为严重,主要分布于甘孜州、阿坝州全境和凉山州、雅安市的部分地区,自然条件恶劣,防治任务异常艰巨。面对重重困难,绦虫病防治团队每年都多次深入疾病重流行区,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高寒、缺氧地区长途跋涉,住帐篷、吃干粮,开展各项防控工作。通过多年的努力,四川省包虫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土源性与食源性寄生虫病方面,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累积覆盖率为90.71%166/183),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改水改厕、改善环境、引导农民自愿自费购药治疗等综合防治新模式的实施,截至2023年底,感染率从2015年下降了72.03%。人群钩虫的感染率降至0。通过以赛代训提升能力,多次开展四川省寄生虫病防治技术技能竞赛,并在2023年获得全国技能竞赛团体第二名,有力推动全省寄生虫病防治技术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创新研究,为防控注入新活力

寄防所以科研创新为依托攻克防治技术的难点,形成了科研和防治有机结合的工作模式,采用多学科和技术手段融合开展血吸虫病、包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和传播规律、防治策略、监测预警、诊断技术等研究。近年来,获批国际国内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几百篇,其中被SCI收录30多篇,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40余项 。建立了“四川省血吸虫病流行病学”和“四川省包虫病流行病学和防治”2个省级医学甲级重点学科。

在血吸虫病研究方面,建立了山丘型流行区钉螺与传染源控制并重阻断血吸虫病传播的综合防治策略、敏感高效的阻断血吸虫病监测体系、完善的地震灾害后血吸虫病应急工作模式,创新了山丘型流行区阻断血吸虫病健康教育模式,研发和推广“地膜覆盖灭螺法”及20余项专利技术,公开发表论文100余篇,被引1075次。成果为四川省乃至国家血防决策、组织管理和现场实施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四川省于2017年在七个重流行省中率先达到阻断血吸虫病标准,2023年在七个重流行省中率先以县为单位实现消除。

在包虫病研究方面,利用红外感应触发相机观察野生动物宿主活动规律,为野生动物宿主防控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患者筛查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广泛应用提高了患者筛查和管理水平,患者—医生互动管理平台帮助患者与医生之间及时互动;发明了多重PCR检测技术,提高传染源感染状况检测效率;设计四项器具并获得专利,提高了棘球蚴病现场工作的生物安全。“两抓四关六结合”等多项关键策略、技术和成果在全国、全省广泛推广应用。

不畏艰辛,永葆战斗热情

5.12”汶川地震、“4.14”玉树地震、“4.20”芦山地震和“8.8”九寨沟地震发生后,全所职工积极投入抗震救灾工作,及时制定相关寄生虫病和病媒生物防控方案,开展重点病传播风险评估,做好政府和相关部门参谋助手。先后派出百余名同志前往灾区抗震救灾和指导灾后卫生防疫工作,为灾区整体实现灾后无大疫做出突出贡献。

为探索涉藏地区包虫病防控模式和有效措施,寄防所在甘孜州石渠县设立前线工作站,全年派人驻点,全面落实包虫病健康教育、疾病调查、监测、治疗等多种预防控制措施,为包虫病控制和减轻流行区群众的疾苦做出了应有的贡献。通过试点项目的实施,总结出“两抓四管六结合”包虫病防控经验模式。目前,该模式已在四川、青海、西藏的包虫病流行区推广应用。

成都大运会是疫情后全省的首次大型活动。寄防所派出专家30余人次参与开展大运会病媒生物防制技术保障工作,包括病媒生物监测、防制和评估方案的制定和修定;指导大运会开、闭幕式场馆,媒体中心和其他比赛、训练场馆、接待酒店开展病媒生物综合控制与效果评估,调查和清除重要蚊媒孳生场所;培训全市爱卫办、疾控中心和消杀团队工作人员,提高了大运会病媒生物防制专业队伍的技术水平和相关疾病风险评估能力,保障了各项比赛的顺利进行。

寄防所全体职工是一支想干事,能干事的团队,今后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精神,将各项成果转化为推动寄生虫病防治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持续走在前列的成效,为公共卫生事业和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联系电话

028-85580303

周一至周五 9: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