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四川省疾控中心“十三五”交出满意答卷

发布时间:

2021/03/03

浏览次数:

42071

 

  “十三五”时期,中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切实践行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和预防为主方针,全面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疾病防控工作再创佳绩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效。先后派出四批26人驰援湖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3名专家赴意大利、埃塞俄比亚、吉布提等国家传授四川经验。率先开展粪便核酸阳性筛查,健康人群血清抗体专项调查、基因测序溯源研究,参与核酸检测试剂研发和移动核酸检测车设计,成功申报国自然、省科技厅等多项课题,首次获批12项地方标准。中心党委获得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传染病疫情总体平稳。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持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6年率先在全国通过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挂网采购二类疫苗,成功创建免疫规划示范区47个,全省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均保持在98%以上。截止2020年,四川省已连续16年无白喉病例报告,连续27年无脊髓灰质炎野病毒引起的本地病例报告,2020年全省麻疹、流脑、乙脑报告发病率均达到历史最低发病水平。

  艾防攻坚成效显著。指导凉山州艾防攻坚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凉山州新发感染率下降了68.8%,“三线一网底”模式在全省成功推广,全省艾滋病检测发现率、抗病毒治疗覆盖率和成功率分别由2015年的64.2%、54.81%、82.90%,提升到2020年的82.7%、95.2%和95.4%。

  结核病发病率持续下降。自2015年肺结核报告发病率稳步下降至55.19/10万,年均递降率为4.4%。2020年全省结核病病原学阳性率从2015年的26.51%上升到51.55%;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成功治疗率从2015年的90.51%上升到95.13%;耐多药肺结核高危人群耐药筛查率从2015年的62.15%上升到97.47%;100%的市(州)及88.52%的县(市、区)具备了分子生物学诊断能力。

  寄生虫病防治成效全面提升。总结出“两抓四管六结合”防治经验在全国推广,顺利通过石渠县包虫病综合防治试点终期评估验收。全省85.71%流行县人群患病率控制在1%以下,94.29%流行县家犬感染率控制在5%以下。全省60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通过考核评估达到消除国家标准,连续14年无当地感染的急感病例。全省所有流行县(市、区)2017年全部实现消除疟疾目标,2019年通过国家消除疟疾终审评估。

  地方病防控成果得到巩固。全省183个县(市、区)全部保持消除碘缺乏病状态;32个大骨节病病区县和8个跁子病病县区均保持消除状态;55个克山病病区县和3个饮水型高砷地县区均达到消除标准;23个燃煤型氟中毒病区县有21个县达到消除标准,2个县达到控制标准;12个饮水型氟中毒病区县有8个县达到控制标准,4个县防治措施达到控制标准。

  慢病防控工作西部领先。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从“十二五”末的34个增长到61个,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覆盖率达100%。2020年底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达79.75%%,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76.78%,人均预期寿命从“十二五”末的76.38岁提高到77.56岁,重大慢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从18.74%降低至16.95%,提前达到“十三五”预期目标。

公共卫生服务不断加强

  环境卫生持续加强。建立四川省环境空气污染人群健康影响监测网络,完善农村环境卫生监测和学校卫生监测体系,巩固国家、省、市、县四级饮用水卫生监测体系。构建我省空气污染人群健康影响特征数据库和包括身高、体重、近视、肥胖等指标在内的四川省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及常见病流行特征数据库。完成四川省首份四川盆地部分区域空气污染人群健康风险评估报告,首次探索四川省特征空气污染物人群健康效应。

  食品卫生有力推进。建立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食源性疾病病因学鉴定实验室,省级设备配置率与可开展率均提高到100%,创建14家“四川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示范单位”,设立5家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四川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区域中心”。

  职业卫生成效明显。监测体系不断完善,监测效果均有突破。完成 66578例尘肺病病例追踪、随访与管理,随访病例数位居全国第一。基本摸清了我省职业病危害本底情况,初步揭示了我省职业病发病趋势与规律。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质控工作持续加强。完成尘肺病三年攻坚行动任务,启动健康企业建设工作。

  健康素养稳步提升。全省健康素养水平从2016年的11.73%上升至2020年的23.6%,高于同期全国居民的平均健康素养水平。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从2016年26.7%下降到2019年的26.2%。全省共创建国家级健康促进县(市、区)9个,省级健康促进县(市、区)33个。

核心服务能力有效提升

  科研工作实现突破。建立院士工作点,组建艾滋病攻坚、病原微生物监测与识别技术、气象敏感性疾病研究、慢性病防治研究4个科研攻关技术团队。现有四川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医学重点学科4个,省医学重点实验室3个。获得科研课题97项,科研成果奖12项,制(修)订国家标准1项,卫生标准26项,获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6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852篇,其中SCI收录65篇。

  检验检测不断完善。新获“国家食源性疾病病因学鉴定实验室(西南区域)”“国家致病菌识别网四川省中心实验室”“国家病毒性腹泻监测网络实验室”三个区域中心实验室,新建“四川省国家致病菌识别网”实验室监测网络和“四川省手足口病监测实验室网络”,获批省医学重点实验室——中毒理化检测实验室。在延续实验室认可和资质认定等资质基础上新增资质1项,新建立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129项。2016年,发现HIV新重组毒株——CRF_85BC国际标准株。

  应急处置有力有效。积极参与G20峰会等重大活动卫生保障,科学应对九寨沟地震、长宁地震及省内多起洪涝灾害等自然灾害事件,成功处置H7N9禽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埃博拉出血热、寨卡病毒病、MERS等各类传染病疫情,圆满完成尼泊尔义诊等国际援助任务。

  基层指导不断加强。积极指导基层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其中2017年在全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中荣获第9名,获得中财奖励238万元。新评定三级甲等疾控机构6家、三级乙等疾控机构16家和二级甲等疾控机构70家,共190个受评机构在财政投入和能力建设方面从中受益。全省新创国家卫生城市(2018-2020周期共14个)、国家卫生乡镇/县城(2017-2019周期共257个)数量均创超历史水平。

联系电话

028-85580303

周一至周五 9:00-17:00